港生揚威國際賽 畫家心眼看建築
發布時間: 2016/11/11 13:54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1
香港學生在國際大型繪畫比賽屢獲佳績,但常說其實天份外,也要後天有良師指導、父母放手,始能將個人的能力發揮得最好。兩名香港女生,15 歲的張晞晴和 17 歲的林綽思剛於第 17 屆葡萄牙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,力壓來自世界各地精英年輕畫家奪獎,她倆的故事,可讓各位苦心栽培子女的家長有多點啟示?
在今年葡萄牙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,由 15 名 12 至 17 歲香港學生組成的代表隊,與來自匈牙利、俄羅斯、烏克蘭、斯洛文尼亞、塞爾維亞等精英隊伍較量,可算是近年成績最好的一屆,取得逾 10 項個人獎項,其中有 3 位學生更獲三甲名次。
一連 5 天在聯合國文化遺產古城 Evora 及 Monsaraz 進行現場寫生,在指定時間內於兩古城指定景點繪畫,由於即時才知悉地點及主題,因此更考應變力。
就讀瑪利諾修院學校的張晞晴,只是今年已在「第 35 屆馬其頓國際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比賽」、「第 3 屆香港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現場寫生」、「第17 屆葡萄牙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(初級組)」摘冠,在葡萄牙的比賽中更獲「最佳個人作品集大獎」,跟就讀基督教國際學校林綽思(奪高級組亞軍),兩位學生同樣因寫生,愛上觀察不同建築設計而矢志當建築師。
博藝堂創辦人劉浩昌表示,香港學生優勝之處乃懂得活用不同繪畫媒介,像水墨、炭筆,並善於掌握現場氣氛,加入創意 -- 寫生不一定具像,適當穿插遊人和集中處理眼前景致某部分,更能突顯構圖優點。
很多人畫炭筆黑白畫,不能忍手,將所有東西也畫下,便會搶去彼此特色,沒有主次。
【延伸閱讀】台灣繪本家賴馬談育兒:父母要常讓步尊重子女
保持繪畫熱情
張晞晴的媽媽是位室內設計師,她媽媽卻沒教她任何繪畫技巧,只讓她自由隨意畫。
她會放顏色在枱,任我畫;旅行帶我去不同藝術館,都增加我對繪畫興趣。
她 7 歲開始師隨劉 Sir習畫,其母張太認為每位兒童也有藝術天份,覺得給孩子空間更重要。
只要有紙,她便可以畫,甚至不用筆,便曾用腳繪畫,我只買些很大幅的白紙給她罷了。直至一年級左右,才幫她報劉 Sir 畫班,我覺得無所謂早或遲去學,反而要找位夾的老師。
她甚至沒有揀高中視覺藝術科,所有技巧從劉 Sir 和多練習而來。與擁有紮實的繪畫技巧,像俄羅斯、中國的學生比較,自覺不會因重複鍛練一種技巧而討厭繪畫。
反而每天花一至兩小時繪畫,更易保持興趣,很自然放心機去畫。我也是近幾年才練技巧,像用水墨、掌握黑白光暗等。
跟不少在國際賽獲獎的學生訪問,都是在本地學校讀書,高中卻不修讀視藝科,小妮子亦然,就算矢志大學讀建築,寧願課餘參加比賽為個人檔案「增值」。
看到其他讀這科的朋友,有點覺得為考試而繪畫……。香港真的不注重藝術科,投放的資源不足以令學生突飛猛進,單是學校培養並不足夠。
這代兒童不少早上畫班,她以過來人身份,覺得孩子多少受限制。
太多框,其實自由一些,更能帶出孩子的想法。
因比賽開始寫生,亦令她萌起當建築師的念頭。
寫生要畫建築物,你需要找有特色的地方,在外國見到很多細緻的建築物,會聯想建築師的心思,怎樣設計建築物。外國多舊式建築,單是玻璃已很細緻。
香港建築設計趨向現代感重,她特別愛立法會附近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物,更不時會拍下香港的特別建築物作練習。
【延伸閱讀】法國幼兒教育有幾正?港媽:夠Hea
構圖夠特別
林綽思就讀的基督教國際學校,其藝術科目一直為人讚賞能啟發學生的潛能。小妮子從小習畫,曾暫停學習 4 年,8 歲那年卻因為學校有關藝術創作的習作,重燃她繪畫的興趣。
香港學生的畫種類很多,而構圖想得清楚,亦只有香港學生才用炭筆和水墨繪畫,外國人很喜歡看,因為很傳統。
她自覺贏的地方,是構圖特別。
像有一幅畫,我是從一個洞望出去,我想很少其他國家學生用這種方式構圖……個人要很留心,識周圍望不同特別事物,肯試不同方式。
當開始寫生便想當建築師,除了比賽繪畫,她不時也在街頭速寫。
不單只看建築物,是看建築物與環境的配合。寫生,(構圖)需要安排不同空間,你會問自己,究竟建築師為何要這樣安排?要當建築師,需要不時周圍望……在葡萄牙的山頂,見到很多不少低矮的建築,山路不平,會見到建築物如何配合地形,很特別,這都是在香港少見的歷史建築。我不會說有一幢建築物是很醜,而是你怎樣找角度去畫。
【其他熱話】小巨肺譚芷昀技驚四座 爸爸:專注才能成功
【其他熱話】安排兒子讀本地傳統學校 雷頌德:香港名校已變質
【其他熱話】以生命影響孩子 兒童之家院長:教導正確價值觀
撰文 : 羅惠儀 TOPick記者